2020年是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建设“双高型”高职院校的起步之年,教务处将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在部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加大专业、课程、实训、团队、科研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工作思路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院2020年工作要点,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加强师资培训为着力点,以“四说”主题教研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不断改善基本教学条件、实训条件,充实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扎实有效的教学管理,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搭建师生学习交流平台,从加强统筹,顶层谋划,健全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力争取得优于往年的工作成绩。
1.加强统筹,抓好顶层谋划。通过硬下任务,下硬任务的方式,力争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一批标志性教学成果。
2.健全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在加强课程建设方面,出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点,课程上网工程实施方案,在专业建设方面,健全专业设置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修订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在师生技能大赛方面,修订技能大赛管理和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激励师生积极性,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摸清家底,吃透政策,形成我院实训中心运行管理办法,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方面,修订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学分积累和置换办法,学生学业预警办法,严格学生成绩管理,严格学生学籍管理。
3.强化平台应用,落实信息化管理。加强教务管理系统、推广使用,指导云班课、智慧职教、优慕课平台在线教学,重视过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提高教学质量整改成效。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抓好政治业务学习。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采用“三会一课”的方式,组织开展支部活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国务院“职教二十条”等文件,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党支部)
2.制订“双高型”建设方案,及时启动建设项目。编制学院“双高型”建设方案及“十四五”规划的专业、课程、实训、科研、教师发展等建设子规划,并逐步开展建设实施工作。(各科室)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课堂“思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教育、形势与政策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突出课堂育人作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思政工作新格局。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青年教师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大练兵活动,争取好成绩。(教学科)
4.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将医学检验、中医学、计算机网络、小学教育、临床医学、针灸推拿等6个专业列为“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进行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新增2-3个高职专业,撤销2-3个老旧专业。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实、完善,加大推广应用工作。组织遴选申报立项国省院三级重点专业。(教学科)
5.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优质课程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劳动教育课程。调查、检查、评议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全院立项建设2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资助4-6门特色教材建设。实施全院课程上网工程。(教学科)
6.优化师资结构,建强“双师”教师队伍。树立师德师风典型,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分期分批开展教师专题培训。组织教师下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继续实施“学创树”工程,安排“四说”主题教研活动,组织专题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遴选培养专业领军人才。补充专业双带头人。评选教学骨干,优秀教师,认定双师型教师。(教师发展中心)
7.加强实训管理,改善实训条件。检查验收2019年立项建设的实验实训建设项目。介入北区实训中心功能区划、方案细化。排查实验实训室安全隐患,建立台账,逐项诊改。完善实习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实施周报告制度,监督检查校外实习教学组织情况。健全校内实训室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实验实训室安全无事故。建立校外实习实训监督检查督导机制。(实训科)
8.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积极联系省市部门,扩宽科研课题来源。增加专利授权数量,争取实现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取得社会效益。利用宝职大讲坛平台,邀请专家进校园讲学。(科研科)
9.狠抓师生技能大赛,取得标志性建设成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师课堂创新大赛、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检查督促学生技能大赛赛前训练,做好参赛前准备工作;统筹协调做好中药传统技能、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装调技术大省赛承办工作;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力争在各类赛项中从获奖质量上和数量上有所突破。(教学科、实训科)
10.加强教学日常管理,做好诊改工作。组织教学管理队伍培训。修订领导听课、教学资源开发、学分制、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教学竞赛奖励等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学籍管理,提高工作时效性。组织教务管理系统操作培训,制定操作规范,完善基础数据,实施月报制度。做好部门诊改工作。(各科室)
11.开展系统数据的建设维护,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做好2020届毕业生资格审查和毕业证的按期发放工作;做好2020级新生学籍注册工作;做好各类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保证100%核查率,及时办理学籍异动,受理学籍信息勘误,处理完结3年前僵尸数据。(学籍科)
12.开展医教融合,发挥附院服务教学作用。建立与附属医院医教协同发展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其临床教学的职能,聘请优秀医生上医学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到医院临床实践。顺畅资源双向流动互用,加大医学专业实训教学力度。(教务科、实训科)
13.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语委推广工作。做好“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工作,组建学生推普社团,举办专题的讲座,开展“语言文字扶贫”社会实践活动。(教务科)
14.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为教学工作增添活力。健全工会组织,编制分会年度工作计划,理顺工作流程,开展各项活动。顺畅职工建言献策渠道,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各科室)
15.加强宣传报道,稳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强业务工作的宣传报道,每个科室,每月至少1-2篇,每人一学期最少一篇;完成省级文明校园网络测评指标任务分解任务;按期完成学报编辑任务。(各科室)
16.做好招生宣传,完成招生工作任务。组织教职工开展招生宣传,力争完成全年部门招生任务;做好单招、扩招考试的相关考务工作。(各科室)
17.开展评先推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开展文明教研室及优秀教研室主任评选活动,推荐省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省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等,通过活动开展,树立典型,提振士气。(各科室)
18.发挥职教优势,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继续做好三秦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工作。(各科室)